在棉花上,一点效果都没有,钱就这么白白打了水漂。分店的经营状况越来越艰难,我整天愁眉苦脸,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,甚至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。
25.
就在我感到绝望,觉得一切都要完蛋的时候,转机突然降临了!一家超有名的美食杂志记者偶然间光顾了我们分店,他一进门就被我们的菜品和经营理念吸引住了,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没过多久,杂志上就刊登了一篇关于我们 “希望厨房” 的详细报道,还配上了精美的图片。这篇报道就像一颗重磅炸弹,在美食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。好多人都被报道吸引,慕名而来,想尝尝我们的美食。这不仅让我们成功度过了危机,还让 “希望厨房” 的知名度蹭蹭往上涨,简直是一夜成名。
借着这个机会,我野心勃勃地想把 “希望厨房” 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,让卢旺达美食文化走向千家万户。可在和各方洽谈合作的时候,我发现好多人都心怀鬼胎,表面上和我称兄道弟,实际上想借着我们的品牌捞一笔,我心里别提多窝火了。
26.
受到美食杂志报道的鼓舞,我一拍桌子,果断启动了 “希望厨房” 的扩张计划,打算在卢旺达各大城市开分店,打造属于我们的餐饮帝国。
为了确保计划顺利进行,我像组建超级战队一样,精心挑选了一批专业人才,组建了一个强大的团队。团队里有负责市场调研的 “情报员”,有擅长选址的 “风水师”,有培训厨师的 “大师傅”,还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。我们开始在各个城市四处奔波,寻找合适的店面。
找店面的过程简直就是一场艰苦的战斗。有些城市的商业环境复杂得像迷宫,租金高得离谱,我们一算成本,根本赚不到钱,只能无奈放弃;有些地方人流量倒是大,可餐饮竞争激烈得如同战场,想要在这里立足,比登天还难。我们不停地筛选、评估,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,希望找到最合适的位置。然而,团队内部却因为扩张速度和规模